主页 > 国画家 > 界来

界来

2000-01-01 00:00:00

艺术家名称:界来 共点击2593850

界来,字坤峰,号平常,1957年生于山东莘县。当代大写意山水画家。

界来幼承外祖母启蒙古文、书画、音乐,志学之年,拜巨匠齐白石门下,师从宋宝臣先生学习齐派大写意。1978年在王明光夫妇悉心指导下考入山东轻工美术学校装潢设计专业,受业于高潮、李波、韩其逊、刘亚中、曾先国、李谦孝诸先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83年调山东轻工业学院美术系。此间有机会接触到同门画家刘如朴、王天池、李方玉及黑伯龙等中国画大家。虽学出名门,并未固守门楣。能博采众家,承衍法要,渐渐入的文人画门径。此后,界来开始了由教师向画家的转型。八十年代中期皈依佛门,画事进入多层次的探索。

界来印象

公元2013年 8月15日,  我第一次参观了界来个人画展,对作品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观界来书画,察界来其人,不由让人想到杜甫、郑燮两位大家的题画诗: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地江山起烟雾;闻君扫却赤县图,乘兴遣画沧洲趣;画师亦无数,好手不可遇;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此两首诗也是对界来做人作画的诠释。

一个画家的成长,不会一帆风顺,界来也同样经受了求学的艰辛和生活的磨难。对艺术的精进,痴志不逾。他行千里路,破万卷书,

逐渐树立起“立足民族传统、倡导笔墨意趣、坚持文以载道的艺术观”,作品渐渐形成不饰不雕、率真自然、高逸泼辣、恣肆圆融的艺术风格。其用笔沉着流畅,外不乖张,内气激荡,用墨浓淡干湿适于五彩,大至丈余、小至拳拳,无不精道。每幅作品勾画布局奇思妙想,或简或繁或虚或实,或山水或人物或花鸟别具其境,泼墨大写意画风日趋成熟。

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佼佼者。由文字所衍生的书法与绘画艺术,是世界文明桂冠上的明珠。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美学元素,更是中国文人和艺术家的无上瑰宝。古代画家、学人无不从中汲取营养。唐、宋以后“以书法演画法”,以书入画的审美理念,使画家对书法艺术的关注放在首位。近代画家齐白石、吴昌硕、黄宾虹等,都无不穷毕生精力磨练书法。吴老缶“临石鼓四十年,一日有一日之境界”。界来同样,在书法上殚精竭虑,持之以恒。五岁随外祖母学习书法,初习《千字文》,后写《九成宫》,成年后对“石鼓”、“韩敕”、“石门颂”、“泰山金刚经”、“圣教序”、“祭侄文稿”、苏、黄、米,王铎等名家碑帖、墨迹无不涉猎。篆隶的雄浑厚朴,行草的波澜壮阔,楷书的法度森严,无不启迪着画家的审美畅想,其作品表现出或简约、或雄浑、或激越、或恬淡的画风,正是书法艺术哺育、滋养的结果。沉着端庄、老辣苍劲,凝重而灵动的用笔特色。书法绘画相得益彰、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空间,被行家称之为“界来画韵”。

作为佛门居士的界来,对传统文化吸收的同时,也深受着佛教思想的洗礼。以佛法修炼方法指导绘画艺术,是他探索的另一个侧面。从他的文章和作品中不难看出,凭借画法参佛法的积极探索精神。他把清净自性作为人生和艺术的出发点,将精神因素贯通其中。他是石涛一画论理论的履行者和实践者。部分作品中率真自然、流畅无碍的表达,正是画家本心自性的流露和展现。线条与物象相互交融,非线非象,亦线亦象的笔墨表现蕴涵禅机妙理,亦能够启迪蒙昧,开启智慧。古德云:“花香妙语,见色闻声,若能不着意,不分别,心如明镜一样,虽显色相,而不留一点痕迹,那么花香鸟语,皆是妙谛。”界来发扬佛学大乘的积极入世精神,画禅互参,付诸实践。证明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灿烂光辉。

界来不仅是一个画家,也是一个画禅兼修的探索者,一个以文载道精神的发扬者,一个民族文化的捍卫者!

                                         

 杨润勤 

2003年8月1日写于泉城历山下


作品赏析

【点击查看大图】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上一篇:韩美林
下一篇:赵柏茹
    人气排行
    艺术家推荐
    新进艺术家


官网




未来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