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单应桂谈艺|为季羡林老人祝寿

单应桂谈艺|为季羡林老人祝寿

2023-03-16 11:23:00  来源: 中国美术家网

微信图片_20230322112415.jpg


写在前面

       单应桂艺术基金会自2016年9月成立以来,在理事会各位理事、监事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发扬单应桂先生的爱国奉献精神,关注中国民族艺术的传承,关注青年学子的成长,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在社会上,在艺术界引起强烈反响,得到众多艺术家、各界群众的好评和支持。

       在基金会成立六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发扬基金会的宗旨和初衷,努力落实基金会各方面的工作,我们计划利用基金会的公众号新推出这样一个栏目《单应桂谈艺》,这个栏目主要侧重于宣传单应桂先生的文艺思想、艺术评论、创作体会、人生经历等方面。希望大家从这些文论中可以看到单应桂先生高尚的艺术境界和精湛的艺术品位。并敬请大家对我们的工作不吝赐教,提出宝贵意见。

 ——单应桂艺术基金会

2022年9月16日


微信图片_20230322112422.jpg

季羡林先生


       季羡林(1911.8.6-2009.7.11),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为季羡林老人祝寿


       曾幸运地两次拜望我国著名学者、中科院院士、北大教授季羡林先生,第一次是1997年的秋天,第二次是2000年的7月底去为老人祝寿。两次拜望,都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说起老人关心山东女书画家协会的事,女画家们都心怀感激之情,并引以为荣。季老是山东人,为家乡有这样一个女画家的组织十分关心,对它的成长、甚至经济上遇到的困难都很关注。除此乡情之外,还有一分亲情,那就是女书画家协会的副主席弭金冬是季老的亲外甥女,这分亲情使老人对女书画家协会有了更具体而感性的了解,而我们见到季老时也就少了一分拘谨。


微信图片_20230322112426.jpg

在季老家门前合影

左起:弭金冬、许小峰、季羡林、单应桂、王小晖


       第一次拜访季老是在1997年的深秋,女书画家协会部分成员作为代表向季老汇报了协会成立十年来的发展和成长状况,季老听后十分高兴,当即为我们题写了贺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鼓励我们。

       季老让我们参观了他的工作室,季老的房子占据一楼的两套共约六七个房间,除他住的一间很简朴的卧室之外,其余的房间都摆满了书橱,即使阳台也被书橱占满了。在每间屋书橱的空间放一个小书桌、一把椅子,每个书桌上放着不同内容的书稿,当他写不同的稿子时便到不同的房间去工作。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这位大学者的工作方式,使我惊讶又敬佩。伏在一排排书橱间的小桌上,老人就是这样如春蚕吐丝一样,为人类创造着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他的居室却是那样简朴。

       金冬知道舅舅喜欢吃家乡的花生米和济南的油旋,特意从老家带了来,季老非常高兴,但因近来闹牙病吃饭受到些影响,他幽默地说:“这牙光给我捣乱。”老人很是风趣,并不是我想象的是个严肃古板的人。

       临行,老人每人送了一本他的新书《留德十年》。


微信图片_20230322112428.jpg

季老在赠书《留德十年》上签名


       第二次拜访是在2000年的夏天。季老曾在他的书里写道:我是“1911年8月6日,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改临清市)的一个小村庄——官庄。”因此,2000年8月6日,季老将迎来他的89岁寿诞。在这令人高兴的日子,女书画家们该用什么形式向老人表示一下真诚的祝福呢?我用炭精笔为老人画了一张素描肖像,许小峰用工笔重彩画了张《麻姑献寿》。7月28日那天,张鹤龄、许小峰、弭金冬和我一行四人,代表协会来到北京大学看望季老。一进门秘书就说:“季老一早就等你们了。”我们抱歉地说因为订制生日蛋糕迟到了,季老笑着说:“这几天很高兴,刚做了白内障手术,现在大放光明了。”

       季老看了我们奉上的画作,眉开眼笑。大家打开生日蛋糕,点燃蜡烛,唱着《祝您生日快乐》,然后一起合影。有人又提议老人和画单独照一张,我说:“我在背后举着画,不露脸。”季老反应非常快,幽默地说:“不露脸还行?我们这回都要露露脸。”引得大家大笑不止,于是我们一齐又在画前合了影。

       终于安静下来,我这才发现季老的房间漂亮了许多,这是北大校庆时学校为季老重新装修的房间,还配上了一套新沙发。屋内挂满了字画、照片,其中有欧阳中石赠给老人的一幅荷花,题目为《季荷》。说起“季荷”,凡是去过季老家的人,都对他门前的一片荷塘有着深刻的印象。据说,1993年友人赠季老五六个古莲蓬,老人便种在了自己门前的池塘中,不久发芽生根,几年后生长得十分茂密,现在已变成一大片荷塘了。莲开红花,娇艳可人,叶大如盘,微风吹过,荷叶翻动,有着无限的生命力。于是,这里成了北京大学校园内独特的一景,人们都亲切地叫它“季荷”。

       这一天,我们围坐在老人身边,季老深情地回忆着家乡的人和事,他敏捷的思维、幽默的言谈、平易的作风,都使我们感到亲切而无拘束,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聚坐了三个小时。三个小时的时间对一位大学者来说太宝贵了,我们不忍心再打搅老人,依依不舍地起身告辞了。

《齐鲁晚报》2008.8.3


微信图片_20230322112433.jpg


觉得好就分享吧:
    艺术家推荐
    新进艺术家


官网




未来之星